在此期间符合条件的候选药一共1442个,从中随机挑选106个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
6月,它宣布推出新的SureSelectQXT试剂盒,这是个革命性的NGS靶向序列捕获方案,能够短短7小时内从50 ng基因组DNA中产生测序即用的文库。它降低了测序的成本,并提高了发现和鉴定新颖外显子、剪接变体、突变和基因融合的能力,Wu谈道。
IlluminaIllumina负责测序系统的产品营销经理Joel Fellis表示,Illumina在今年有一些测序试剂的更新。同时,Oxford Nanopore也在扩大它的仪器产品线。它能够在大量的纳米孔中运行少量样品,或在数千个纳米孔传感通道中平行运行多个样品。Pacific Biosciences上个月,Pacific Biosciences宣布推出最新的试剂,名为P6-C4(即第6代的聚合酶和第4代的试剂)。据Tecan介绍,Freedom EVO NGS工作站可为没有任何经验的用户提供文库制备、核酸定量、qPCR体系构建,浓度均一化,样本汇集和捕获等过程的自动化。
自今年2月份以来,测序仪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也不是说一切都是老样子。赛默飞在第三季度发布了新的Hi-Q™ DNA聚合酶,有望明显减少插入缺失的错误率。因此相对上面三点传统治疗中的缺陷,免疫疗法 在理论上有巨大优势:(一)它不直接损伤,反而增强免疫系统。
目前这两个明星药物分别在日本和美国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免疫疗法的成功不仅革命性地改变癌症治疗的效果,而且会革命性地改变治疗癌症的理念。Yervoy的上市并没有在市场上掀起太大波澜,原因是它虽然增加了病人生存时间,但很多病人对它没有反应,而且它的副作用比较厉害,看起来不像是一个革命性的药物。70年代致癌基因的发现使这个想法成为了可能,因为很多突变的致癌基因在正常细胞里都不存在。
免疫疗法的目标是正常免疫细胞,目标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二)每个病人的癌细胞都不一样,所以绝大多数抗癌药,尤其是新一代的靶向药物,都只对一小部分病人有效。
目前药厂研发的多数新药都是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预见在未来10年,应该会有几十种新的靶向药物上市。以往,无论手术,化疗还是放疗,我们的目标都是直接去除或杀死癌细胞。以下为正文:这两年抗癌研究中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癌症免疫疗法在临床上的成功。而且现在各大药厂和政府纷纷从观望状态转变为全身心跳入免疫治疗研究,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下,希望我们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免疫治疗药物。
到了2013年,作用于相同靶点PD-1的两个新药物,施贵宝的nivolumab(商品名:Opdivo)和默沙东的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发布了令人震惊的临床效果:在所有已有治疗方案都失效的黑色素癌晚期病人(多数癌症已经转移)身上,这两个药物让60%以上的病人肿瘤减小乃至消失了超过2年。有个好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砒霜 (三氧化二砷),这个帮助潘金莲和西门大官人毒杀了武大郎,臭名昭著的中国好毒药,现在被重新包装了以后,取了个洋气的名字Trisenox,居然被FDA批准在美国临床上发光发热,用于治疗白血病。癌症免疫疗法被各大顶级学术杂志评为2013年最佳科学突破。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几十种,机理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机理如何,它们作用都是杀死快速分裂的细胞,因此对癌症有不错的效果。
(三)可以抑制癌细胞进化,复发率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针对癌症突变的特异靶向药物是2001年上市的治疗BCL-ABL突变基因慢性白血病的格列维克 (Gleevec)。
一般的化疗药物的治疗指数都不是特别大,相反抗生素的治疗指数就很大。格列维克这类靶向药物之所以比普通化疗好,就是因为它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小,治疗指数比较高,病人可以接受高剂量的药物而不必担心严重副作用,因此癌细胞可以杀得比较彻底。
现代西方抗癌药物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出现了三次大的革命,第一次是1940年后开始出现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cytotoxic chemoherapy):现在绝大多数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都属于这一类。要知道,这些晚期转移病人平时的生存时间只能以周计算。2011年,百时美施贵宝上市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癌症免疫激活药物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所以科学家开始尝试开发特异的药物来抑制癌症独有的致癌基因。以前任何一个有效的化疗或者靶向治疗药物的目标都是延长1~2个月的生存时间,而现在免疫药物让60%以上的病人活了超过2年 (3-4)。同时他们也开始在黑色素瘤以外的各种癌症中测试,早期临床已经出现了一些让人欣喜的结果,我希望它们能尽快用到别的癌症病人身上。
(三)癌细胞进化很快,所以抗药性很容易出现,导致癌症复发率很高。事实上所有化疗药物只要剂量够高,都能当毒药用,杀人不眨眼。
药物开发有个专业名词叫治疗指数 (Therapeutic Index),描述的是产生治疗效果的最低剂量和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最低剂量之间的差异。免疫疗法,相对传统化疗或靶向治疗,有一个本质逻辑区别: 免疫疗法针对的是免疫细胞(或者说是免疫系统),而不是癌症细胞。
第三次革命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免疫疗法的成功第三次革命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免疫疗法的成功。
目前药厂研发的多数新药都是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预见在未来10年,应该会有几十种新的靶向药物上市。同时他们也开始在黑色素瘤以外的各种癌症中测试,早期临床已经出现了一些让人欣喜的结果,我希望它们能尽快用到别的癌症病人身上。而且现在各大药厂和政府纷纷从观望状态转变为全身心跳入免疫治疗研究,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政策支持下,希望我们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免疫治疗药物。格列维克这类靶向药物之所以比普通化疗好,就是因为它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小,治疗指数比较高,病人可以接受高剂量的药物而不必担心严重副作用,因此癌细胞可以杀得比较彻底。
整个社会都在拭目以待。(二)可以治疗多种癌症,对很多病人都会有效。
(三)癌细胞进化很快,所以抗药性很容易出现,导致癌症复发率很高。70年代致癌基因的发现使这个想法成为了可能,因为很多突变的致癌基因在正常细胞里都不存在。
现代西方抗癌药物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出现了三次大的革命,第一次是1940年后开始出现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cytotoxic chemoherapy):现在绝大多数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都属于这一类。(三)可以抑制癌细胞进化,复发率低。
免疫疗法的成功不仅革命性地改变癌症治疗的效果,而且会革命性地改变治疗癌症的理念。要知道,这些晚期转移病人平时的生存时间只能以周计算。一时间从医生,科研工作者,病人和媒体大众都很兴奋。免疫疗法的目标是正常免疫细胞,目标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
这类药物可以选择性杀死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以往,无论手术,化疗还是放疗,我们的目标都是直接去除或杀死癌细胞。
有个好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砒霜 (三氧化二砷),这个帮助潘金莲和西门大官人毒杀了武大郎,臭名昭著的中国好毒药,现在被重新包装了以后,取了个洋气的名字Trisenox,居然被FDA批准在美国临床上发光发热,用于治疗白血病。但是化疗药物的死穴是它们并不能区分恶性细胞还是正常细胞,因此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人体正常分类细胞,这就是为什么化疗对骨髓细胞,肝细胞,消化系统等都有非常严重的副作用。
以下为正文:这两年抗癌研究中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癌症免疫疗法在临床上的成功。本文由一名清华留美生物学博士所写,目前在美国从事抗癌药物的研发工作,其他背景资料不详。